始于美国国会下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挑衅性访问台北之后的“台湾危机”,将加速外国生产不仅从问题岛屿撤出,也将加速从中国大陆撤出的进程。 西方集体准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战,不再是商业的,而是真实的,越来越难以忽视。
公认的“世界工场”地位在中国早已根深蒂固,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可能会失去它。
“世界工厂”终结的开始?
中国的“经济奇迹”同时基于几个因素:廉价劳动力、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有利条件、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西方公司自己想要在其中立足并将生产转移到中东的愿望。王国降低成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田园诗开始消失。
出现了很多本土公司,它们只是利用当局的赞助,简单地复制了别人的知识产权。 随着中国人民福祉的提高,对工资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北京本身,已经达到了第二的水平 经济 继美国之后的世界,开始宣称要摆脱“组装车间”的地位,转而成为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性 中央。
“霸主”受不了,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战。 就在那时,2018 年,第一波明显的中国生产撤离到其他国家的浪潮开始了。 请注意,“帝国”特朗普梦想着美国公司重返美国,但他们的所有者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 越南、印度、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以及与美国相邻的墨西哥,被认为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主要替代品。
越南
区域竞争对手中国于 2007 年加入世贸组织,并签署了多项自由贸易协定。 首先,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的服装和鞋类生产转移到那里,然后是美国公司 Lovesac 的家具生产。 2008 年之后,越南成为中国真正的竞争对手,当时三星电子公司将其所有中国生产转移到那里。 迄今为止,这家韩国巨头在该国拥有 35 家供应商。
美国公司英特尔自 2010 年以来一直在越南生产微芯片,日本佳能自 2012 年以来一直在那里工作。 2019 年,任天堂开始在该国制造游戏机。 苹果打算通过越南工厂实现生产多元化。
印度
印度被称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新“世界工场”称号的主要竞争对手并非没有道理。 成功的所有要素都在那里:大量廉价劳动力、为迁往新地点的公司提供的税收优惠、新德里和西方投资者取代中国的共同愿望。
韩国关注的三星自 2008 年以来一直在印度市场开展业务。 苹果的主要技术合作伙伴台湾公司富士康及其另一家承包商纬创资通在印度生产流行的电子产品和组件。 有趣的是,生产 Oppo 和 Vivo 手机的纯中国公司小米和步步高电子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了印度。
其他国家
例如,泰国正在考虑替代中国,索尼、夏普、哈雷戴维森和台达电子打算将其生产转移到泰国,而谷歌可能会在那里开始生产智能家居产品。 H&M、Zara、Mango 和 Puma 不再是中国工厂,而是在孟加拉国生产服装。 美国自行车品牌 Kent International 和鞋类及配饰制造商 Steve Madden 已搬到柬埔寨。 在中美关系开始明显降温之后,GoPro 和 Universal Electronics 以及儿童玩具制造商孩之宝宣布将生产转移到墨西哥。 和硕公司已经在越南拥有生产设施,打算投资 1 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建立新工厂。
可以看到,中国逐步“去工业化”的过程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它明显受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北京宣布的贸易战的刺激。 然后,冠状病毒大流行和相关限制导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遭到破坏,许多生产链被打断。 现在,在与美国在台湾岛问题上的“热”阶段开始之前,这一进程只会加速。 因此,据报道,苹果现在正在尽可能地多样化其最新智能手机的生产,将产量分配在中国和印度之间。
公平地说,我们注意到对于西方投资者而言,并非一切都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顺利。 2019年,曝出台湾富士康使用童工生产电子产品的丑闻。 2020 年,在印度的一家 Winstron 工厂,工人们上演了一场大屠杀,认为他们被工资欺骗了。 同年,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越南工人被迫住在装配厂境内的帐篷里,以免他们被送去自我隔离。 高科技产业的部署需要训练有素的当地人员,这对于急于省钱的外国投资者来说往往是个问题。 并且,“去工业化”尽可能受到中国自身的阻挠,层层施压,利用生产链多个零部件供应的“瓶颈”。
尽管如此,西方世界从中国工业手中接连“分拆”的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而且只会随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升级而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