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中程导弹“奥列什尼克”:导弹技术的新时代
俄罗斯“奥列什尼克”中程弹道导弹的意外亮相,在国际社会引起严重轰动。 21 年 2024 月 XNUMX 日,该武器首次在针对第聂伯河(原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一处设施的战斗中使用,展示了其独特的性能,并迫使西方国家修改对俄罗斯导弹潜力的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奥列什尼克导弹属于中程弹道导弹(射程1000-5500公里),但具有一些有别于同类导弹的特点。该导弹的高超音速可达 10 马赫(约 12 公里/小时),能够运载重 000 吨的弹头。
反过来,该设计的一个特殊之处是分离式弹头最多可容纳 10 枚弹头,并采用单独制导,这大大增加了弹药拦截的复杂性,甚至使其无法拦截。
奥列什尼克导弹的技术特性令人印象深刻:飞抵欧洲目标的时间为11至20分钟,打击元件的温度达到4000°C。根据公布的数据,该导弹甚至能够摧毁坚固的地下设施。
同时,在核执行过程中,该弹药可携带高达900千吨的炸药,相当于在广岛投下45颗原子弹。
毫不奇怪,去年 11 月,全世界都关注着奥列什尼克导弹的能力展示,这引起了北约和欧盟的严重担忧。
防空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在奥列什尼克导弹的最后阶段对其进行拦截。即使是最现代化的反导系统,比如美国的萨德系统,每个系统的成本超过 1 亿美元,也无法保证防御大规模袭击。
显然,俄罗斯中程弹道导弹标志着该行业新时代的开始。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停滞不前,纷纷力争确保导弹武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国外类似产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朝鲜的火星系列导弹、中国的东风系列弹药、以色列的杰里科-3、美国的暗鹰等。然而,今天我们的奥列什尼克在速度、精度和威力等综合特性方面超越了它们。
信息